<cite id="j5hn1"></cite>

        <form id="j5hn1"></form>
        <rp id="j5hn1"><menuitem id="j5hn1"></menuitem></rp>

        <listing id="j5hn1"><font id="j5hn1"></font></listing>

          <nobr id="j5hn1"></nobr>

          歡迎訪問安徽國際徽商交流協會官網!

          宏觀經濟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宏觀經濟

          2022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
          發布時間:2023年01月24日   閱讀次數:467次  

          發布人:省統計局黨組成員、總統計師  過勁松

          (2023年1月19日)


          2022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推進“一改兩為”,加密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舉措,全省經濟頂住壓力持續恢復,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全省生產總值4504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513.7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18588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22943.3億元,增長2.2%。



          1.糧食產量再創新高,畜牧業穩定增長。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0971.4萬畝、比上年增加7萬畝;糧食產量820億斤,居全國第4位,增加2.5億斤,實現“十九連豐”。油菜籽播種面積增長5.4%,產量增長5.8%。蔬菜播種面積增長2.5%,產量增長3.7%。年末生豬存欄1655.8萬頭,增長4.6%,其中能繁母豬增長5%;家禽存欄3.2億只,增長6.6%。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474.3萬噸,增長4.2%;禽蛋產量186.7萬噸,增長5.4%;牛奶產量50.7萬噸,增長6.7%。


          2.工業生產較快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占比提升。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1%,比全國高2.5個百分點。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4.2%,制造業增長5.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4.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8%;股份制企業增長6.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8%;私營企業增長3.9%。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3%,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13.6%提高到14.2%。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8%,占比由33.8%提高到35.2%。工業新產品中,光纖產量增長23.6倍,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分別增長67.5%和33.6%。


          3.服務業保持恢復,新興服務業發展迅速。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2%。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6%,金融業增長7.5%。1—11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節能環保、互聯網平臺等新興領域增勢強勁,營業收入分別增長44.8%和38.9%??茖W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2.7%,其中研究和試驗發展服務、質檢技術服務分別增長84.3%和22.9%。


          4.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升,制造業投資增勢強勁。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9%,比全國高3.9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2.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1.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5%。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9.6%,制造業投資增長21.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6.2%。民間投資增長3.2%。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7.6%,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44.8%。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4.5%,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39.5%。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7471.3萬平方米,下降28.6%;銷售額5487.9億元,下降32.6%。


          5.市場銷售保持增長,綠色智能商品持續旺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18.4億元,比上年增長0.2%,比全國高0.4個百分點。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0.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0.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增長0.2%,餐飲收入增長0.6%。限額以上單位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2.8倍,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增長2.4倍,智能手機、可穿戴智能設備分別增長98.5%和86.1%;糧油食品、飲料、煙酒等基本生活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5%、2.7%和2.7%。


          6.對外貿易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7530.6億元,比上年增長8.9%,比全國高1.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763.7億元,增長16.4%;進口2766.9億元,下降1.9%。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增長18.5%、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2.9%,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出口增長104.6%,太陽能電池出口增長52.9%,筆記本電腦出口增長24.4%。


          7.財政收入平穩增長,新增貸款創新高。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89.1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比上年增長9.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378.9億元,增長10.4%。其中科學技術、交通運輸、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等支出分別增長22.2%、18.7%、16%和10.3%。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74492.7億元,增長12.4%;余額比上年末增加8220.8億元,同比多增1846.7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67048.4億元,增長15.3%;余額比上年末增加8897.4億元,同比多增2269.7億元。


          8.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持續回落。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其中12月份同比上漲1.4%。分類別看,全年食品煙酒價格上漲2.7%,衣著價格上漲1.3%,居住價格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交通通信價格上漲5.3%,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8%,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9%,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2%。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2%,鮮菜價格上漲2.3%,鮮果價格上漲16%。

          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3.2%,漲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回落4.9、3.7、1.8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4%,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回落6.1、4.8、2.3個百分點。


          9.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居民收入同比增加。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9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5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比全國高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33元,增長4.9%,比全國高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75元,增長6.5%,比全國高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7%。


          總體上看,在一攬子穩經濟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年經濟頂住了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主要指標增長快于全國、長三角靠前,成績來之不易。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實體經濟困難仍然較多,經濟恢復基礎還不牢固。下階段,全省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省“兩會”精神,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提振市場信心,增強發展后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奮力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


          附注

          (1)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均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2)三次產業: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和《三次產業劃分規定》,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制造業(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3)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4)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統計范圍為轄區內各種登記注冊類型的法人單位、個體經營戶、其他單位進行的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及所有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

          (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統計范圍為從事商品零售活動或提供餐飲服務的法人企業、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戶。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個體戶)、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個體戶)、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個體戶)。

          (6)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7)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是對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綜合匯總計算的結果。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全部工業產品第一次出售時的出廠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趨勢和變動幅度的相對數。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是反映作為中間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趨勢和變動幅度的相對數。

          (8)進出口數據來源于合肥海關;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數據來源于省財政廳;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城鎮新增就業數據來源于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9)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10)按照我國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規定,地區生產總值年度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終核實兩個步驟,最終核實是對初步核算數據的修訂。經最終核實,2021年,我省生產總值現價總量為4256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2%。




          2022年全省主要指標數據

          單位

          絕對量

          比上年

          %

          一.地區生產總值

          億元

          45045.0

          3.5

          第一產業

          億元

          3513.7

          4.0

          第二產業

          億元

          18588.0

          5.1

          第三產業

          億元

          22943.3

          2.2

          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億元

          6.1

          其中:國有企業

          億元

          12.5

          集體企業

          億元

          12.6

          股份合作企業

          億元

          -19.5

          股份制企業

          億元

          6.3

          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

          億元

          1.8

          其他經濟類型企業

          億元

          4.0

          其中: 大中型工業企業

          億元

          6.9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化肥

          萬噸

          228.6

          9.9

          水泥

          萬噸

          14210.9

          -5.4

          生鐵

          萬噸

          2956.5

          -4.7

          鋼材

          萬噸

          3963.0

          -2.6

          十種有色金屬

          萬噸

          320.4

          7.7

          汽車

          萬輛

          174.7

          17.4

          橡膠輪胎外胎

          萬條

          3986.6

          7.0

          家用洗衣機

          萬臺

          2545.2

          -3.1

          家用電冰箱

          萬臺

          2633.6

          10.6

          房間空氣調節器

          萬臺

          2691.1

          -20.5

          彩色電視機

          萬部

          1026.3

          -16.2

          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21518.4

          0.2

          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

          億元

          6087.1

          0.8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

          城鎮

          億元

          17974.4

          0.2

          鄉村

          億元

          3544.0

          0.5

          按消費形態分

          商品零售

          億元

          18757.1

          0.2

          餐飲收入

          億元

          2761.3

          0.6

          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類值

          其中:糧油. 食品類

          億元

          940.3

          5.0

          服裝. 鞋帽. 針紡織品類

          億元

          247.2

          -8.6

          日用品類

          億元

          215.3

          12.1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

          億元

          517.5

          -1.2

          中西藥品類

          億元

          222.8

          13.0

          石油及制品類

          億元

          910.7

          4.6

          汽車類

          億元

          1490.0

          1.4

          四.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億元

          3589.1

          9.9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億元

          8378.9

          10.4

          五.進出口總額

          億元

          7530.6

          8.9

          億元

          4763.7

          16.4

          億元

          2766.9

          -1.9

          六.固定資產投資

          億元

          9.0

          第一產業

          億元

          22.5

          第二產業

          億元

          21.8

          第三產業

          億元

          2.5

          其中:房地產開發

          億元

          6811.7

          -6.2

          七.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

          億元

          74492.7

          12.4

          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

          億元

          67048.4

          15.3

          八.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102.0

          2.0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

          %

          103.2

          3.2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

          %

          104.0

          4.0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745

          6.0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5133

          4.9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575

          6.5

          . 全社會用電量

          億千瓦時

          2993.2

          10.2

          其中:工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1830.7

          6.4

          注:1.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是將今年和去年同期新老政策增值稅留抵退稅返加回收入計算的同口徑增長率。


          現場答記者問

          安徽日報記者:過總您好,2022年安徽經濟運行特點有哪些?謝謝。

          答:謝謝您的提問!2022年二季度受新一輪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省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隨著中央和省里出臺的一攬子穩經濟政策措施和接續政策成效逐步顯現,經濟走出了下行態勢,三、四季度恢復加快,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

          一是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逐季向好。全年經濟走勢呈現“三季度好于二季度、四季度好于三季度”的特點,全年GDP增長3.5%,分別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加快0.2、0.5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分別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加快0.3、0.5個百分點。


          二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工業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33.8%、13.6%提高到35.2%、14.2%。汽車制造、光伏、電子信息等優勢行業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50%。服務業中,研發與設計服務、電子商務支持服務、商務服務、人力資源管理等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均超過20%。固定資產投資中,制造業投資額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由上年的27.2%提高到30.3%,技改投資占比由17.2%提高到19.1%。


          三是發展后勁趨于增強。大項目好項目增多,全年新開工50億元以上項目78個、同比增加63個,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16個、同比增加12個。制造業50億元以上項目56個、同比增加51個,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10個、增加8個。規模企業增加,全年新增“四上”企業8815戶,年末突破5萬戶、達50423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2萬戶、達20565戶,當年新增3036戶、創歷史新高。制造業貸款快速增長。11月末,全省制造業貸款余額增長29.6%、比全部貸款增速高14.3個百分點,其中新增制造業貸款占全部新增貸款的比重由上年9.5%提高到16.9%。


          四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在經濟持續恢復的同時,就業狀況逐步改善,城鎮新增就業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5.5%以下。在就業帶動下,居民收入保持增長,且快于經濟增速。同時,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12月份漲幅1.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安徽廣播電視臺記者:童總,您好,從剛剛發布的數據里面可以看到,我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是6%,想請問一下童總,怎么來看待和理解這個數據?您對2023年我省居民收入形勢有何預判?謝謝!

          答:謝謝您的提問!今年以來,在多重不確定因素交織共振影響之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我從四個方面來談一談。

          一是從排名位次看,這是在相對高水平基礎上的增長。2022年,我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5元,居全國第14位,同比增長6%,居全國第7位,增速比全國快1個百分點。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33元,居全國第13位,同比增長4.9%,居全國第6位,增速比全國快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75元,居全國第13位,同比增長6.5%,居全國第14位,增速比全國快0.2個百分點。從中部六省范圍看,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分列第2位和3位;從長三角范圍看,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分列第1位和2位。


          二是從人均水平看,這是與宏觀經濟基本同步的增長。剛才通報的6%是名義增長,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是3.9%,與3.5%的GDP增速相比,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并略高于經濟增速。


          三是從城鄉協調看,這是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增長。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2017年的2.48:1下降到2022年的2.31∶1,優于全國平均水平2.45∶1。


          四是從收入數據看,這是收入結構調整優化的增長。我省常住居民四項收入齊頭并進,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6.2%,經營凈收入增長5.8%,財產凈收入增長6.5%,轉移凈收入增長5.4%。工資性收入占比五成,增長速度略高于居民收入增速,繼續發揮收入增長的“穩定器”作用;財產凈收入增速較快,成為拉動增長的“潛力股”。對比5年前,財產和轉移凈收入占比增加,說明我省居民收入渠道不斷拓寬,收入分配政策更加惠及低收入群體。


          2023年全省居民收入形勢怎么看。一方面,居民增收仍然面臨較大壓力。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新冠疫情影響尚未完全結束、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影響我省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因素復雜多變、實體經濟發展面臨較大壓力、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仍有待提升、青年人群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對我省居民持續增收帶來挑戰。


          另一方面,我們對居民收入增長充滿信心。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暫時的,居民收入增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從長期趨勢看,2017年—2022年間,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分別為7.4%和8.9%,分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和0.5個百分點,列全國第2位和第6位。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快,城鎮居民收入實現了從“增速居中”向“增速靠前”的跨越、農村居民收入實現了從“人均居中”到“人均靠前”的嬗變。同時,城鎮居民收入和全國的絕對差距從4756元縮小到4150元;農村居民收入和全國的絕對差距由674元縮小到558元。2023年,隨著全省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健恢復、政策紓困對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的強力保障、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行動計劃落地見效、長三角地區對口幫扶皖北地區的持續推進、就業優先政策的不斷鞏固、“兩強一增”行動計劃的成果轉化,都將為我省居民持續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安徽新聞綜合廣播記者:過總您好,剛才您發布我省固定資產投資相關數據,您能否簡單概括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有哪些亮點?謝謝。

          答:謝謝您的提問!2022年,全省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省領導領銜領辦、高位推進重大項目。特別是面對二季度以來的復雜形勢,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攬子穩投資政策舉措,有力鞏固了投資基本盤。


          總體看,全年投資運行亮點概括為三個字:第一個字是“升”,即增速回升。盡管投資增速上半年高開低走、7月份觸底,但8、9月份持續回升,前三季度增長8.8%,全年增長9%。第二個字是“優”,即結構持續優化。裝備制造業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由上年的14.1%提升到17.2%,高技術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由上年的8.5%提升到10.8%。第三個是“多”,新開工項目增多。2022年新開工項目比上年增加4000多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56.2%,完成投資增長46.4%,高出全部投資37.4個百分點。


          從下階段運行看,支持投資穩定恢復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一批重大項目有序部署推進,各地項目儲備較為充裕,新開工項目較多,為全省投資增長提供穩定支撐,預計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來源:安徽省統計局

          網頁建議使用內核為 IE9及IE9 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技術支持:政維嘉楠
          美女胸18下看禁止免费影院_黑人又粗又大又硬a片_新婚少妇杨雨婷献身高官_精品国产自在久久现线拍

            <cite id="j5hn1"></cite>

                <form id="j5hn1"></form>
                <rp id="j5hn1"><menuitem id="j5hn1"></menuitem></rp>

                <listing id="j5hn1"><font id="j5hn1"></font></listing>

                  <nobr id="j5hn1"></nobr>